欢迎登录菏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党建阵地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二

热点专题二
Company profile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五十一期(2020年6月)

访问次数:5293次   发布时间:2020-11-09

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 一体推进“三不”
(来源:学习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有哪些新的规律,一体推进“三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体推进“三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到了“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的高度。
在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看来,一体推进“三不”,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我们党一直都高度重视管党治党和反腐败工作,强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顽强意志品格正风肃纪反腐,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其中许多工作体现着‘三不’一体推进的理念。”他举例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查处、通报曝光顶风违纪者,是强化“不敢”;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织密群众监督网,是强化“不能”;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其增强党性修养,是促进“不想”。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发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腐败都是很重要的导火索。我们党要解决好长期执政问题,就必须解决好反腐败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指出,目前,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点也不能低估。
“腐败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有个人私欲作祟、侥幸心理等因素,也有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乏力、惩罚力度不够等原因,还受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历史文化等环境影响。腐败根源具有复杂性,决定了反腐败斗争仅靠一种措施难以取得根本成效。”毛昭晖认为,“三不”将反腐败斗争路径与目标、策略与方向加以科学化,“三不”同时作用于反腐败制度、制度相关人及制度环境三者,有利于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
“三不”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指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
“‘三不’不是简单的集合,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三者是有机的整体。”在毛昭晖看来,“不敢”是前提,要通过惩治和威慑,解决腐败成本问题,为“不能”“不想”创造条件;“不能”是关键,要通过制度和监督,解决腐败机会问题,巩固“不敢”“不想”的成果;“不想”是根本,要通过教育和觉悟,解决腐败动机问题,最终实现“不敢”“不能”的升华。
“三不”应如何统筹联动?党建专家提出,推进“不敢”时,注重挖掘“不能”和“不想”的功能,如查找制度、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用教育转化审查对象;推进“不能”时,注重吸收“不敢”和“不想”的有效做法,如研究腐败案件暴露的体制机制漏洞;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认识规律,使制度更深入人心、更务实管用;推进“不想”时,注重发挥“不敢”的威慑和“不能”的约束作用,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用好忏悔录等反面教材;通过相关制度固化教育内容、方式和成果,增强全党全社会遵纪守法意识。
庄德水认为,“三不”各有职责定位和工作优势,三者中缺少任何一环,都会影响反腐败整体进程和综合效果,必须同向发力,实现效应叠加。他建议,应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既对“三不”实行单项考核评价,又对“三不”同向发力成效进行考核评价,综合评价地方单位部门一体推进“三不”的成效。
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提供的政策策略,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强化监督遏制增量,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庄德水认为,在一体推进“三不”过程中,应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违法乱纪者受到惩戒;同时,也应充分体现严管厚爱,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总书记指出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提供的政策策略。”毛昭晖提出,既通过抓早抓小,注重日常监督,强化“不能”“不想”,防范党员干部从前一种形态滑向后一种形态;又通过充分运用“四种形态”转化功能,对能积极认错、有悔改表现、具有转化条件的进行转化,既体现纪律刚性,又不失人性温度,充分体现了严管厚爱。同时,持续强化“不敢”的震慑,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对巨额行贿、多次行贿的严肃处置,进一步释放宽严相济的信号。

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来源:学习强国)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手段与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党的十九大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在道德观上渗透着浓厚的使命意识和时代责任感,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个体成长到社会运行,再到凝聚力的实现,都离不开道德的规范与修为。
道德是个人成才的基石
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知识皆为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人的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等,这几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这鲜明地指出了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和优先性。“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起总管和统领作用,它规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为个体之于他人之于社会的价值指明方向,为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提供理智与情感的依据。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根基,为实现道德素质的发展提供身心基础。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者不可偏废,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拥有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可靠、持久的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这是对道德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人们需要面对的公共生活领域、职业细分不断扩大与精细化,因而对公共秩序和职业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约束,可以有效调节现代化生活节奏中陌生人共处、合作的行动边界与尺度,实现高效合作与公共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在私人生活领域,随着个体意识日渐突出,如何加强家庭伦理与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如何在家庭生活中,既彰显每个成员独立自主的个性,又形成相互支撑,是当代家庭伦理道德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每一个人无论在公共领域、职业领域还是私人生活领域,都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造就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为人们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道德是凝聚力量的关键
中国梦不仅仅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富足,还应当是精神文化上的富有。然而,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那么,靠什么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传达给全国人民,变成全体人民的共识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道德建设,才能帮助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如果放弃或忽视这样的道德建设,我们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失去认识共同利益的有效渠道,结果必将导致人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尔虞我诈、腐化堕落,造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陷入人人自保、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因此,唯有从文化继承、目标设定、明确方向和多方动员等角度,全方位思考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不断夯实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深刻理解诚信建设的重大意义
(来源:人民论坛网)
 
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深层内涵,是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经济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诚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离不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诚信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战略智慧、深邃历史目光,站在时代发展、文明兴衰的高度,就诚信文化、诚信精神、诚信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明确要求,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他提出,“信”在东方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他率先垂范作风建设,反复强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他特别引用商鞅变法典故,深刻指出“八项规定”有“徙木立信”作用,等等。这些重要观点、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理论、诚信文化、诚信思想,需要我们在推进诚信建设实践中不断学习、加深理解、贯彻落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观点、重要论述,必须深刻理解诚信建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有重大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无比光辉灿烂的前景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向更高历史阶段、更高形态文明迈进,需要更高层次的先进文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要求建设和发展更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文化。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观点、重要论述,必须深刻理解诚信建设对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意义。无诚信不足以立国,无诚信更不足以立党。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诚信作用,他强调党员干部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他始终坚持、始终信守“言出必践”,多次强调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以此激励全党、规戒全党;初心是最大的承诺,使命是最高的誓言。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忠诚、最大的诚信,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观点、重要论述,必须深刻理解诚信建设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需要与日俱增。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需要充盈的物质基础、美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科技,还需要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多元多样的参与方式,真诚友善的人际关系,这无不需要诚信的基础作用,无不需要更高水平的诚信建设,无不需要全社会更强的诚信意识、诚信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观点、重要论述,必须深刻理解诚信建设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大国要有大胸怀、大气度、大格局,一个在国际交往合作中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国家,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由衷尊重,才能扎实深入开展各领域国际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诚信作用。他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时指出,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他在韩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无信不立”是中韩两国人民共同恪守的理念;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引用“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信”阐述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诚信结交朋友伙伴,以诚信推进合作共赢,以诚信展现大国风范,为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体现大国责任担当树立光辉典范。
  •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四十九期(2020年5月)
  • 下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第五十二期(2020年6月)